為提高填料、纖維增強材料等的濕潤性,加強粘接效果,用偶聯劑對其表面進行處理。主要有硅烷系和鈦酸酯系偶聯劑。 硅烷偶聯劑的無機官能團為三官能團,即Si-(OR2)3,鈦酸酯系偶聯劑的無機官能團為單官能團,即Ti-OR’2。偶聯劑上鍵合的有機官能團是氨基、硫醇基、乙烯基、環氧基、脲基等。無機官能團與玻璃類或二氧化硅等無機填料其反應,有機官能團與環氧或不飽和聚酯樹脂或熱固性樹脂用固化劑發生鍵合反應,偶聯劑其中間層的作用。因此可以選用能夠與環氧基或羥基有反應性的基團做有機基團。填料種類不同,效果上也與差別,有些甚至無效果。 對填料表面處理時,所采用的有效偶聯劑應不僅僅只是具有一端能以化學鍵(或同事又配位鍵、氫鍵)與填料表面結合,另一端可溶解擴散與界面區域的樹脂中,在其中與其大分子鍵發生糾纏或形成IPN等化學鍵,偶聯劑含有長的柔軟鍵段,形成柔性的有利于應力松弛的界面層,吸收和分散沖擊能量,最總得到具有良好的沖擊強度和韌性。填料改性固化物若處于潮濕環境下,偶聯劑處理的效果顯得更加突出。
|